
?
虽然预见到2008年这场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寥寥无几,但经济学家中不乏勤于反思者。犹如雨后春笋般面世的反思这次经济危机的着作就是一个明证,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夏准所着的《资本主义的真相: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的23个秘密》就是其中之一。
?
张夏准写作本书旨在告诉世人一些资本主义的真相,让读者了解资本主义实际运作的过程,以及如何才能使它更好地运作。他认为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人类创造的最佳经济制度,他在本书中所批判的是在过去的30年里主导世界经济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他试图证明,自由市场理论家传播的“真理”如果不是一些藏有私心的观念,就是建立在不严密的假设和主观狭隘的幻想之上的东西。他从理论自身存在的缺陷、理论对经济实践产生的负面作用等多种角度,批判了自由市场经济学理论,建议人们抛弃该理论。他认为,人们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学理论的盲目迷恋是世界经济改革的巨大障碍;变革观念,创新思维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
在写作方法上,张夏准选择了23个自己意念中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似是而非的理论,在针锋相对地予以简略批驳之后,再通过详细的资料充分地予以论证。
例如,对自己的“强化教育本身并不能让一个国家更加富裕”的主张,张夏准这样论述道:
他们对你说的谎言
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东亚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停滞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就是最好的例证。前者在国民教育方面成就斐然,后者中的不少国家的教育水平则为世界最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越来越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开始成为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
他们没有告诉你的真相
目前尚无明显的证据表明提高教育水平就可以推动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实际上与提高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尽管博学多才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独立。此外,“知识经济的兴起将极大地提升教育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误导,因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问题,事实上,知识始终都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但是,随着去工业化和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在现在的富国中,越来越多的工作对知识的要求实际上是在逐步降低。尽管人们认为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真正决定国家经济繁荣的因素不是个人教育水平的高低,而是国家将个人集中到公司中去,并使公司拥有更高的生产率的整合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随后,作者进一步阐释并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在东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60年,台湾地区的人口的识字率只有54%,而菲律宾是72%。尽管教育水平很低,但是从那时起,台湾地区等东亚经济体创下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佳绩,而菲律宾的经济表现则较差。1960年,菲律宾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台湾地区人均收入的2倍(200美元比122美元),但是今天,台湾地区的人均收入大约是菲律宾人均收入的10倍(18000美元比1800美元)。同样是在1960年,韩国人口的识字率是71%,与菲律宾相当,但远低于阿根廷的91%。尽管识字率较低,但韩国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自那时以来一直比阿根廷快得多。1960年时,韩国的人均收入只相当于阿根廷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强(82美元比378美元),现在,韩国的人均收入是阿根廷人均收入的3倍(21000美元比7000美元)。
又如,在1980年-2004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人口识字率提高得很快,从40%上升到了61%,但该地区的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实际下降了0.3%。如果说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极为重要,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应该发生。
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明显缺乏积极作用,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广为引用的文章《教育的作用都哪儿去了》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兰特·普里切特分析了1960-1987年间十几个富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同时回顾了过去大量类似的研究,他的结论是:没有证据支持教育水平提高导致经济增长加快这一观点。
有人或许会认为,尽管经济发展不一定需要受过更好教育的普通工人,但是,高端经济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高学历人才。那就以瑞士为例。瑞士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最富有、最工业化的国家之一,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大学入学率在富国中是最低的——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最低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的大学入学率只相当于其它富国平均水平的叁分之一左右。直到1996年,瑞士的大学入学率仍不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一半(16%比34%)。
在分别论证了自己选择的23个论题后,张夏准就“如何重建世界经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我指的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最糟糕的。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具有更好调节功能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2008年的经济危机显示,人类的客观判断能力的确是有限的。只要我们继续允许无限制的“金融创新”活动,我们的调节能力将永远落后于我们的创新能力。有关部门需要对金融公司内部的“专家”设计的每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及其影响进行认真评估,而评估的基本依据就是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判断其对我们金融系统产生的风险和收益如何,而不是金融公司短期利润的大小。而且,我们应该在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
第叁,在承认我们不是无私的天使的同时,我们应当建立一种能够使人们扬善抑恶的制度。该制度既认真对待物质财富问题,但又不允许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变成人类的唯一目标。同时,世界经济体系需要更加偏向发展中国家,以便为它们提供更大的政策空间,让它们实行更符合自身国情的政策。
第四,我们不应当再相信这句话:老天爷是公正的,人们最终会得到“应有的”报偿。我们不仅要提供平等的机会,还要通过改变股票市场规则和法人管理制度,限制暴富的产生;通过发放失业救济金和再培训津贴等方式,给弱势群体以切实的帮助。
第五,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制造商品”这件事。无论知识经济听起来多么美妙,但人类不可能依靠思想而生存下去,制造业仍然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工业政策,以促进那些能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制造业的发展。
第六,政府需要变得更大并且更积极主动。假如能够妥善设计与执行,政府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经济活力。实际上,所有今天的富国都是在过去使用了政府干预手段之后富裕起来的。
?
本书通俗易懂,但不属经济学入门教科书。其中探讨的问题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作者对许多人们早已接受并被高级经济学教材视为定理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质疑,内容与“经济学简述”、“经济学入门”大相径庭。因此,本书的内容要比这些高级经济学教材更深入。适合经济类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
?
徐璐撰稿
?
《资本主义的真相: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的23个秘密》?新华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
作者介绍
张夏准,英籍韩裔,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发展经济学专家。2003年获纲纳·缪达尔奖,2005年获华西里·列昂惕夫奖。另着有《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和《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
本书目录
秘密1?根本就没有自由市场这回事
秘密2?公司不应当根据老板的利益运作
秘密3?富国中大多数人的实际回报都高于其应得的水平
秘密4?洗衣机对世界的改变要大于互联网
秘密5?如果你把别人想得最坏你就会得到最坏的结果
秘密6?宏观经济稳定并没有使世界经济更稳定
秘密7?奉行自由市场政策很少会使穷国变富
秘密8?资本也有国籍
秘密9?我们还不是生活在后工业时代
秘密10?美国的生活水平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
秘密11?非洲并非注定欠发达
秘密12?政府可以决定谁是赢家
秘密13?让富人更富并不能让其余的人更富
秘密14?美国高管的薪酬都高得离谱
秘密15?穷国的人们要比富国的人们更具创业精神
秘密16?我们还没有聪明到可以让市场决定一切的程度
秘密17?强化教育本身并不能让一个国家更加富裕
秘密18?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的事情不一定对美国有利
秘密19?我们一直都是生活在计划经济中
秘密20?机会平等并不一定公平
秘密21?大政府可以让人们对改变现状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秘密22?金融市场的运作应当更加低效而不是高效
秘密23?制定好的经济政策并不一定就需要优秀的经济学家
结论?如何重建世界经济
?